豆瓣9.0,這部高分爆劇到底是恐怖片還是童話故事?
後知後覺,去看了《隱秘的角落》,之前知道這劇很火,因為“秦昊喊你去爬山”“我還有機會嗎”等等各種梗,已經在網路上鋪天蓋地。
一開始沒看的原因,是我那段時間心不太靜,只想看看鬧哄哄的綜藝節目,一笑而過即可,對《隱秘的角落》這種需要帶著腦子去看的劇,有點抗拒。
最近,調整好了狀態,就把這部劇給補上了。
知道它好,但沒想到它好到從第一個鏡頭開始,就完全吸引了我。
這劇的拍攝手法、鏡頭轉換有多巧妙我就不講了,畢竟我不是專業學攝影的,大部分觀眾也都不是,所以講這些技巧沒用,觀眾能感受到的是拍攝氛圍和故事發展環環相扣——這就已經足夠了。
真正讓我反覆咀嚼的,還是劇情。
很多人都知道,這部電視劇是根據紫金陳原著小說《壞小孩》改編的,紫金陳自己也說過,朱朝陽的原型就是他自己。
原著小說改編電視劇,大部分都是被罵的,但這一部,是公認的改編很出彩。
我是看完原著小說之後,才開始看劇,同樣認為劇版更優質,倒不是因為網路上說的小說文筆很差,而是在我看來,劇版從故事立意到劇情鋪陳,都比原著小說更高級更立體。
原著小說就是寫人性的惡,極致的惡,不管是張東升還是朱朝陽,在他們身上你幾乎感覺不到什麼溫情,純粹是少年之惡與成年之惡的較量。
這兩個人所行之惡,可以說是顛覆了人倫道德。我有幾個朋友怎么都不願意看這部小說,說僅僅是聽我講,就覺得它是最殘忍的恐怖片——人性可以有多惡的那種恐怖。
而且讀小說的過程中,幾乎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作者的憤懣與控訴——
原著小說最後有一段話,是小說里負責刑偵的那個人,在發現朱朝陽日記作假之後,很猶豫到底要不要揭穿他,他的手指停留在“通話”和“取消”之上,只差了一厘米。
“這一厘米,向右,也許是一個孩子從此過上全新的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向左,也許他的所有虛偽被揭穿,赤裸裸地展現在周圍人面前,心理受重創,改變他接下來的整個人生。這一厘米,通向兩個截然不同的未來,這一厘米,是世上最長的一厘米。”
我讀完整篇小說的感覺是,這一厘米,是作者和自己鬥爭的一厘米,朱朝陽的故事是發生在他想像里的故事,在不為人知的內心隱秘角落,他用犯罪這種最極端的方式,和大人的控制欲以及自私作對抗。
——的確通向兩個截然不同的未來,也的確是世上最長的一厘米。
我那天看完小說,發了條朋友圈,說自己還是傾向於這是一個發生在擁有不幸童年的孩子內心隱秘角落的故事,每個人都有作惡的想法,
劇版,隱喻的確非常多,開頭的動畫,最後兩集中關於三個小雞與狐狸的故事,都似乎像是在給觀眾一些提示。
也因此,一些看過原著小說的人,就會覺得劇版同樣是徹頭徹尾的悲劇,是細思極恐的人性沉淪。
但我,真不這么看,我更贊同導演和製片人他們在接受採訪時說的那句話,他們從來沒想過拍純粹的惡,也沒想過拍純粹的童話,他們更想展示的是人性的複雜、多元(大概是這個意思,原話翻不到了)。
也像秦昊自己說的,如果張東升只是殺人,那他就不會演這個角色。
劇版改編最出彩之處就是——
這種改編,說實話,更立體,也更符合現實。
張東升再怎樣壞,也都還是人,是人,就一定有某種情感上的溫度。
我尤其喜歡劇中張東升和普普的相處,他在普普那裡是真的擁有過快樂和溫暖的,普普哮喘發作的時候,張東升的急切也是真實的,不管最後你相信了他把普普送進醫院,還是猜測他沒救普普,不能否認的是,至少有那么一瞬間,張東升釋放過人性里的良善。
原著小說,差的就是這些瞬間。
可故事的鮮活與好看,全在這些瞬間裡。
原著小說不夠鮮活的原因,真的不是因為文筆差,而是在在人物塑造上過於扁平,缺少生而為人的那些矛盾瞬間,所以看起來就有一點假,覺得是在編故事,沒什麼代入感,基本上就是在當偵探小說看。
而《隱秘的角落》則很好的拿捏了這些複雜、立體的人性細節,讓整部劇顯得相當真實。
不管是劉琳飾演的單身母親,還是張頌文飾演的父親,都很有代入感,能讓人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
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能成為經典,也是因為這兩部作品,最具真實感。
而且越是有真實感,那種恐懼心就愈甚。
我看《壞小孩》並未感覺到恐懼,但看《隱秘的角落》,看到朱朝陽交給嚴良空卡,偷自己父親的鑰匙交給張東升,以及淡定自若約張東升船上見面時,那是連靈魂都要踉蹌一下的。
因為電視劇前期給了大量豐滿的生活細節,讓我相信了朱朝陽是個活生生的人,
而小說《壞小孩》從一開始就沒有讓朱朝陽走進我心裡。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說的沒錯呀。
電視劇還有一點很厲害的是,它巧妙地和觀眾進行了互動。
從一開始就利用了笛卡爾和公主的故事,給劇情的走向埋下了一個伏筆:究竟是相信真相,還是相信童話,這是你們每個人的選擇。
有了這樣一種互動,觀眾的興趣全都被吊起來了,所以才有了那么多關於《隱秘的角落》的細節解析,這個設定,真的蠻聰明也蠻用心的。
這相當於把故事的結尾,交給了觀眾來寫。
或者更準確點來說,故事究竟是童話色、灰色,還是徹底的悲劇色,取決於你對人性有怎樣的信任。
我可能覺得,結局是灰色的。
就像整個人生,有失去,也有得到,有悲傷,也有歡喜,有錯,也有對,有惡,但更有善。
我認為結尾處,嚴良那一句“別做第二個張東升”以及普普的那封信,都有讓朱朝陽往善的地方多走了兩步。
不知道,很複雜,但看完整部劇,我願意更多的釋放一些善意,因為我覺得朱朝陽的選擇其實很容易根據別人對他的善或惡,而作出改變。
或許善惡就在一念之間,但這個念頭如何轉換,其實更在於別人給出了什麼。
也或許,《隱秘的角落》想要表達的是,善惡是可以被改變的,所以在人成長的過程中,要給予更多的關心,更多的溫暖,那么有些惡就會被善意所消弭。
而最後他會成為怎樣的朱朝陽,每個人都有責任。